《了凡四训》是明代思想家袁了凡写给后代做人做事的经验,写得格外诚恳,拼着一切法子想把自己毕生的经验教训、一切的人生感悟教给孩子,希望他们过上好的生活。文章分为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部分进行阐述,该家训在我国家训中具有很高的价值,可以说是一部励志书,他不讳言追求富贵,他提倡的追求富贵的方法不是厚黑学,不是权谋或神神鬼鬼,而是清净自己的心性以及在行动上持续不断地行善,虽然过去了400多年,但对我们现代人还有学习借鉴作用。
在立命之学中,袁了凡认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真正能改变自己命运的是自己的心念和行动,通过持续不断地做好事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他认为凡是说祸福都是自己造成的乃是圣贤之论,凡是说祸福都是天注定的都是世俗之论,而中国人常说的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的迷信观点,事情不顺利往往爱往命上归结,说是命里没有不能强求,自己运气不好得不到上天和别人的帮助,抱怨风水不好祖上没有积下福荫等。作为封建社会环境下生长的袁了凡在云谷禅师的引导下走出人生低谷,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成就了非凡的事业。现在社会,加强学习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和综合能力是根本,不能像落马的腐败分子一样被组织处理后,方才后悔自己放松党性学习,忘记了初心和使命,辜负了党组织多年的培养和教育;或者不改造思想观念靠搞政治攀附,团团伙伙甚至使用卖官鬻爵等歪门邪道谋取进步。
在改过之法中,袁了凡认为至诚到合乎自然福气就来了,而祸害来临之前观察所作的恶行就可以预知,改过的方法其实很简单,第一要有羞耻心,第二要有敬畏心,第三要有勇猛心。最好的方法是从心灵上根治,一旦思想上清静了,你的每一个当下也就清静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党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主题教育就是要净化每个党员服务人民的初心和使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勇于自我革命和自我完善的重要举措。每个党员牢记入党誓词,做人做事守住底线有羞耻心,对党纪国法心存敬畏不越界,对小的错误随时勇猛改正矫正到正轨道路上,避免在错误道路上越滑越远,要立足本职工作,坚定做好分内的事情,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易经》说积累善行的家庭一定有很多吉祥如意的事不断延续,在积善之方中,袁了凡认为我们做善事能利于别人的就是出于公心,出于公心就是真诚,如果只想到自己的利益就是私,出于私心就会伪善,行善要正确认识端曲、阴阳、是非、偏正、半满、大小、难易的区别和度量。袁了凡把顺其自然帮助别人的方法概括为十种:与人为善,爱敬存心,成人之美,劝人为善,救人危急,兴建大利,舍财作福,护持正法,敬重尊长,爱惜物命。这中间的很多观点和我们大力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脉相承,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强化道德修养,时刻做到与人为善乐于助人,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帮互助互爱精神共建和谐家园、单位和社会,让善行扎根于每个人的心中,整个社会弘扬正气和正能量,全社会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风尚。
《易经》说天道的规律是盈满了就会亏损,谦虚了就会增盈,地道的规律是改变盈满使之流向谦下。在谦德之效中,袁了凡认为如果能够心存善念严于律己,对天地鬼神敬重,对别人抱着谦逊的态度,那么鬼神也会时时眷顾我们,我们才会受到福泽的根基。剔除其迷信的方面,我们如能时时处处保持谦虚和敬畏的美德,向比自己优秀和不如自己的人学习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向大自然和社会学习,多方面多渠道学习多种知识和技能,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使之更好的为社会和人类服务,真正做到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像雷锋同志那样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学习道德模范和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将祖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了凡四训》虽然字数不多,但胜在接地气,没有空话套话,只有实实在在的做人做事基本原则,这就应了那句话:越是自然的越是朴实的越能长久流传。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历史传承留下的经典文化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发扬光大我们要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来为现代化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