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的冬天,我加入了神木氯碱这个正在建设期的大家庭。入职后,公司并没有直接安排我们去工地,而是先跟着师父学习了几个月。那段时间,我整天泡在图纸和操作规程里,努力理解电解工艺的原理、设备的构造以及那些复杂的连锁逻辑。宋师父手把手地教我DCS日常操作,带着我一点点熟悉这个未来将要驾驭的系统,虽然当时工厂还是一片蓝图,但这些知识为我打下了基础。
理论学习告一段落,我终于来到了热火朝天的建设现场。那时的厂区完全是个大工地:电解槽的主体框架才刚刚落地,管道和钢结构架子纵横交错,到处都是施工的痕迹。带着在师父那里学到的初步知识和对实际操作的期待,我正式投入到工厂的“诞生”过程中。
紧接着,就是最紧张的调试阶段。学的东西一下子要面对真实的设备,挑战很大。我抱着厚厚的图纸,在现场一遍遍地跑,对照着实物去确认每一条管线、每一个阀门的位置,晚上也闲不住,反复背诵操作步骤,模拟各种情况。印象最深的是原始开车的时候,第一次单独进行电解槽投联锁、升电流操作,紧张得手心直冒汗。当所有努力换来设备成功运转,电流平稳地通过电解槽开始生产时,那种巨大的成就感,让我觉得之前所有的辛苦都特别值得——我们的工厂,真的“活”起来了!
时间过得飞快,工厂顺利投产,运行也越来越平稳,我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成长。如今,作为电解主控,我坐在控制台前,面前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各种生产参数,就像整个氯碱生产的“心脏”监测仪。现在的我,不再是那个需要师父手把手教的新人了,我能熟练地操作控制系统,调整生产节奏,也能敏锐地发现电流波动、碱液浓度变化、树脂塔压力异常这些关键信息。
记得有一次上班,我突然发现一台正在反洗的树脂塔压力异常升高,超过了安全范围,并且反洗流量下降,我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为了防止压力过高导致设备损坏甚至安全事故,根据操作规程和平时积累的经验,我迅速做出反应:一方面,我马上停止了树脂塔再生程序,并手动打开树脂塔阀门,尝试降低塔内压力;另一方面,立即通知现场同事赶去反冲树脂捕集器,经过及时的调整和现场操作,树脂塔可以进行正常再生程序,成功避免了潜在的设备风险。当看到参数稳定下来,那种能够掌控局面、确保生产安全的责任感,比刚学会操作时单纯的兴奋要厚重得多。
如今在主控室,通过监控画面和实时数据,我能清晰地感知到工厂有条不紊地运行状态。回想这五年,从跟着师父学习基础知识,到深入建设现场参与调试,再到如今成为主控室的一员,操作着这套复杂的系统,我和公司共同经历了最关键的发展阶段。公司为我提供了学习和成长的宝贵平台,而我的努力和汗水,也实实在在地化作了生产安全稳定运行的保障。
我们一起走过了从零开始的筹建期,克服了调试初期的种种困难。现在,在电流的平稳输送和化学反应的持续进行中,我们依然并肩前行。公司现在依然在稳步发展,我也得继续学习新知识,跟上他的脚步。